2025年2月28日是第18个国际罕见病日

创建时间:2025-03-06

2025年2月28日是第18个国际罕见病日,今年的主题是“More than you can imagine”。我国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率低于1/500,000或新生儿发病率低于1/10,000的疾病。这些疾病种类繁多、影响广泛,且面临诊断延迟和药物匮乏等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已确认的罕见病超过7000种,累计影响人数达3.5亿,中国患者数量约2000万。北大医院、协和医院、湘雅医院等全国多家医院在罕见病日活动期间相继举行义诊活动,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支持,传递温暖。

罕见病,也称为孤儿病,是指患病人数在一定比例以下的疾病。科学研究是千百万身患尚无治疗方法的罕见病患者的希望。在过去的10余年中,国际上在遗传学及医学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科学研究和治疗方法的进步使罕见病患者看到很大希望。然而,现有的罕见病的公共科研项目还不够,有特效治疗药物的罕见病种类也不多

受限于罕见病患者群体少、研究样本稀缺,科研人员在进行临床试验的难度高。因此,动物模型在疾病研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家探寻生命奥秘、攻克疾病难题的重要工具。他们如同一个个微缩版的“人类疾病实验室”,猪、狗和猴等大动物生理结构和人类更接近,更能模拟疾病的真实情况。越来越多的被用于一些涉及复杂生理系统的罕见病。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动物模拟出人类疾病从简单的生理变化到复杂病理的过程

在目前的罕见病中大约只有5%有方案进行治疗,大多数都要靠被动进行辅助治疗,医学干预和手术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因此罕见病研究不仅仅需要有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还需要对动物模型进行专业的护理。模拟人类的疾病护理过程,成骨不全和肌萎缩是两个比较常见的罕见病,多数要靠器械进行被动辅助训练,恢复身体机能。

钰犸生物具有先进的生化检测技术、影像学技术、基因检测技术并且有可靠的护理团队,可协助进行猪、狗、羊、兔等罕见病模型,术后护理。为国际罕见病治疗提供帮助。

动态资讯

 

一家国际领先的研究型动物实验服务平台